张泽艳
统战工作在当今具有很多新的特点,只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才能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在日常的本职工作中。
我是一名歌唱演员,也是一名民盟盟员。在日常工作中,我努力运用歌声,把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信仰的人们团结起来,广泛增进共识,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
一、作为国有文艺院团的职业歌唱演员,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完成各级宣传、文旅、统战部门的惠民下乡文艺演出工作。
把歌声送到田间地头、厂矿企业、部队营房。用文艺的形式给他们带来快乐,鼓舞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同时宣传党的主张、方针、政策,音乐可以超越时空、语言、种族的差异,直抵人心,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增进友谊、产生共鸣。它是我和当地老百姓们友谊的桥梁。
在基层参加惠民演出的时候,我经常演唱《幸福中国一起走》《幸福小康》《我们的中国梦》等歌曲,歌词中“星星跟着月亮走,葵花跟着太阳走,小河连着大河,大手拉着小手,幸福中国一起走”、“同心才能同往,凝聚就是力量,谋幸福、奔小康”。优美的旋律、欢快的曲调、平实自然又朗朗上口的歌词,很容易被老百姓们接受、传唱。
另外,我还从致力于本土文化传播的蔡葩老师、张远来老师那里学唱了崖州民歌《摇侬调》;向黎族民歌传承人黄婷丹老师学习了黎族歌曲《水满吟》,后来又陆续学唱了乐东黎族非遗民歌《南美小调》、儋州调声《祝姑九点半》、海南话和琼剧版本的海南经典民歌《久久不见久久见》等。这些民歌是当地民众经过数百年自发产生并传承下来的,他们的生活和劳作经常处于萦绕这些歌声的环境中。一个外乡人用当地的语言唱他们熟悉的旋律,老百姓们很感动、很认可。让我真正融入了他们,和他们一道发出海南自贸港的声音。
二、“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运用音乐这个载体,在学习、工作中践行新时代民族团结工作,努力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音乐使者。
因为学习、演出的原因,我经常会到全国各地的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与各民族的优秀文艺工作者们一同学习、演出,听他们讲述家乡发生的巨变,听他们用音乐表达幸福的心情。我与他们因为音乐走到了一起,成为朋友,互相学习、惺惺相惜。
我喜欢演唱歌曲《母亲是中华》。歌词中写着:“五十六个民族亲亲一家,就像百花园里盛开的花,红红石榴结籽儿抱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母亲是中华。”简洁生动的歌词,尽显新时代的朝气与豪情,尽显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人的团结伟力,尽显全国各族人民携手同心共绘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精神风貌。我在海南网络春晚、庆祝香港回归的相关演出及“侨海青年大会”上多次唱响,反响很好。
三、尝试通过音乐,增强社会领域的各行业从业人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我兼职担任了三亚人文地理学会副会长和海南晋城商会副会长,这使我和社会各界,特别是一些企业家们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他们广泛活跃在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呈现分布面广、分散性强、流动性大等特征,但他们也都有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节。大家在相聚的时候经常提议我唱几首各地的民歌;在一些商会的年会庆典上也会邀请我唱一些主旋律、鼓舞人心的歌曲。把他们组织好、引导好,会在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音乐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四、在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使用新的、快捷的宣传手段传播自己的思想,对于凝聚和鼓舞华夏儿女积极投身致力于生产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抖音、视频号、朋友圈等新媒体平台是现今重要的宣传阵地,我除了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一些工作生活的剪影、片段以外,也尝试上传过先前演唱的一些革命红色歌曲(例如抗战电影《地道战》的主题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故事片《海霞》的主题曲《渔家姑娘在海边》、《长征组歌》第九曲《报喜》等)。我把这些演出的精彩瞬间编辑成图片、小视频上传到新媒体上。点击量很多,效果很好。这些经典歌曲赞美了伟大的领袖、人民子弟兵及英雄人物,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音乐语言唱出了人民的心声,体现了人民坚定的革命信念与对敌斗争的必胜信心。现今国内外形势复杂,保持警惕、准备斗争也是必要的。这些经典革命歌曲在新媒体平台上不落伍,还在发挥着重要的宣传、统战作用。
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们如果与时俱进,创作出数量更多、质量更高、内容更丰富的新媒体作品,这个重要的宣传阵地就不会旁落。除了能够展现文艺工作者对事业的热爱和专业上的精益求精、对生活积极的态度、对社会和美好世界的赞美和歌颂,也会给新时期的青少年树立榜样,激励他们砥砺前行,积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积极创新现代文化,为提高国家软实力作出贡献。
以上是我在本职工作中的一些统战实践。
歌唱演员只是社会中众多职业之一,但是只要在平日的工作生活中运用统战意识和统战思维去分析问题,运用统战资源和统战方法去解决问题,平凡的岗位也会大有作为。音乐不单单是几行音符,它们也会成为团结华夏儿女、各族同胞的纽带。